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说实在的,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目今尚无称心的答案。但,我想可以从问题的反面来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即真正企业文化不是做表面文章。
首先,我们从企业文化的起源说起。企业文化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后提出的一个管理范畴的概念。美国人在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时发现:日本企业的成功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在起作用,而非技术、资源、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他们最后将这种无形的东西归结为企业文化。
其实,了解海尔集团的人可能会知道,张瑞敏很推崇我国的道家学说。他在谈及海尔管理经验时曾引用《老子》第四十章中的一句,叫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天下万物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生于看不见的“无”。而且老子认为,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就是说,主宰万物的是“无”。
大概是因为美国人把这种“无”给说出来了的原因吧,企业文化传入我国企业界也有几十年了,许许多多企业仍不能了解它的真谛,甚至照猫画虎地摆出了许多花架子,有做秀之嫌,自觉不自觉得让人感到,某某公司在搞企业文化,好象这样一来企业就真有了文化内涵。这从多数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工作划到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企业文化总结中都是一些员工文体活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学雷锋之类的字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企业并没有找到企业文化的真谛,只是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党的建设的一些内容都装到了企业文化这个“大筐”里,由于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在这些企业里,企业文化只是一句口号。
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真谛呢?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我个人以为,企业文化是管理的范畴,是企业管理层次全面、综合或核心的体现,而且它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式。所谓高级形式,一是指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高境界,另外也表明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企业发展到较高的层次阶段时才会有所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效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不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谈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是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即企业经营管理得好,会产生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得不好,就会产生不好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的特色,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特色。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的风格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风格。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实践中有些企业,一方面疏于基础管理,内部管理水平很差,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良性机制,沟通、协调存在一大堆问题,另一方面却强调要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这些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是误解企业文化的表现,而且对我国这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层次的国家而言,更造成误导。使企业管理者盲目地以为管理水平不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弥补。使企业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一时间全国企业铺天盖地都在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哄而上的闹剧一次次上演,过去曾流一时的CIS设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CI归要结底无非是企业市场营销的一个子策略而已。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做表面文章,尽管有些企业似乎“建设企业文化”的力度很大,场面也很轰轰烈烈,但我却认为那不过是在认认真真地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怎么才叫不做表面文章?我想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套用当今流行一句话叫做:同样也是一把手工程。要想培育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老总(们)首先要有较高的管理层次,包括扎实的管理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到位的个人素质。一方面老总要意识到企业文化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抓起,要扎扎实实地发动员工搞好基础管理,进而布署好更高层次的投资、产品、营销等发展战略,使企业抓市场机遇,获得长足发展。当企业的经过多年磨砺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时,企业文化就应运而生了;另一方面,老总的素质高低、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当然,企业文化的概念指的是企业的群体价值观、理想信念、宗旨目标、行为方式等等的综合体现。这里当然包含了公司一般员工的成份,但企业领导层,关键是一把手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作用绝对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做企业,管理是头等大事--这体现了企业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最近,MBA课程的火爆和MBA人才的紧缺正是这种意识回归的体现,企业持久发展靠什么?要靠管理,要靠人才。
前几年谈企业管理必谈CI,ISO,而这几年“企业文化”成为管理界谈得最多的话题。不同的是,CI 形象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且具有可操作性,ISO则更是有千篇一律的推行法则。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个性的表现,既没有固定的“生产”和“推广”模式,也不能被简单的模仿和复制。
然而,不管“企业文化”这东西是如何的不可捉摸,人们仍然认识到它的客观存在和极端重要性。人们也知道发掘和传播企业文化远远不是开展几个文艺晚会、搞几次卡拉OK比赛、为员工办一办生日活动等等。但对于企业文化究竟在哪里,可能多数人都感到很模糊。那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从什么地方去发现企业的文化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其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因为一个企业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来决定其经营理念、确定其行为规范、并进而形成独特的群体意识的。
我们确立了企业文化的最核心的东西是其价值观,那么,我们又从哪里去寻找它呢?我觉得应该从企业管理最核心的管理内容之中去找,而企业经营管理即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内容中最核心的管理内容应该是人的管理,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更要以人力资源为本。
因此,我们就完全可以从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即人力资源管理中找出企业文化的精髓即企业价值观。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存在于企业对 “人”的管理思想之中。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以,要探询一个企业的文化,只要了解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可以把握其精髓了。
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薪制度为例,如果一个企业的各级组织中,其工薪档次拉的很大,甚至达数十倍。那么,该企业一定是奉行典型的“精英主义”;反之,如果其组织之内工薪档次相差不是很大,那么,该企业应该是重视“团队精神”的。再以福利制度为例,如果企业重视职工福利,对员工有高度负责的精神,那么,该企业就不是惟利是图的短视企业,一定是重视其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价值;反之,如果企业为追求利润而使员工个个苦哈哈,甚至置员工的生死于不顾,那么,你就不要指望该企业会对社会负什么责任,其产品和品牌的可信度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密切关系,我们不但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中去发现企业文化的精髓,也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去建设、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建设好的企业文化从建立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开始。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人才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尊重、平等、理解、信任”为原则(也应该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才能发掘、培育和拥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立起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
总之,我对于企业文化核心的理解就是:
企业文化—核心是价值观—来源于核心的管理内容—人的管理—人事制度。
首先,我们从企业文化的起源说起。企业文化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后提出的一个管理范畴的概念。美国人在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时发现:日本企业的成功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在起作用,而非技术、资源、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他们最后将这种无形的东西归结为企业文化。
其实,了解海尔集团的人可能会知道,张瑞敏很推崇我国的道家学说。他在谈及海尔管理经验时曾引用《老子》第四十章中的一句,叫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天下万物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生于看不见的“无”。而且老子认为,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就是说,主宰万物的是“无”。
大概是因为美国人把这种“无”给说出来了的原因吧,企业文化传入我国企业界也有几十年了,许许多多企业仍不能了解它的真谛,甚至照猫画虎地摆出了许多花架子,有做秀之嫌,自觉不自觉得让人感到,某某公司在搞企业文化,好象这样一来企业就真有了文化内涵。这从多数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工作划到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企业文化总结中都是一些员工文体活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学雷锋之类的字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企业并没有找到企业文化的真谛,只是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党的建设的一些内容都装到了企业文化这个“大筐”里,由于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在这些企业里,企业文化只是一句口号。
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真谛呢?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我个人以为,企业文化是管理的范畴,是企业管理层次全面、综合或核心的体现,而且它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式。所谓高级形式,一是指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高境界,另外也表明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企业发展到较高的层次阶段时才会有所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效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不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谈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是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即企业经营管理得好,会产生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得不好,就会产生不好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的特色,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特色。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的风格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风格。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实践中有些企业,一方面疏于基础管理,内部管理水平很差,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良性机制,沟通、协调存在一大堆问题,另一方面却强调要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这些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是误解企业文化的表现,而且对我国这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层次的国家而言,更造成误导。使企业管理者盲目地以为管理水平不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弥补。使企业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一时间全国企业铺天盖地都在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哄而上的闹剧一次次上演,过去曾流一时的CIS设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CI归要结底无非是企业市场营销的一个子策略而已。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做表面文章,尽管有些企业似乎“建设企业文化”的力度很大,场面也很轰轰烈烈,但我却认为那不过是在认认真真地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怎么才叫不做表面文章?我想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套用当今流行一句话叫做:同样也是一把手工程。要想培育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老总(们)首先要有较高的管理层次,包括扎实的管理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到位的个人素质。一方面老总要意识到企业文化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抓起,要扎扎实实地发动员工搞好基础管理,进而布署好更高层次的投资、产品、营销等发展战略,使企业抓市场机遇,获得长足发展。当企业的经过多年磨砺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时,企业文化就应运而生了;另一方面,老总的素质高低、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当然,企业文化的概念指的是企业的群体价值观、理想信念、宗旨目标、行为方式等等的综合体现。这里当然包含了公司一般员工的成份,但企业领导层,关键是一把手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作用绝对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做企业,管理是头等大事--这体现了企业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最近,MBA课程的火爆和MBA人才的紧缺正是这种意识回归的体现,企业持久发展靠什么?要靠管理,要靠人才。
前几年谈企业管理必谈CI,ISO,而这几年“企业文化”成为管理界谈得最多的话题。不同的是,CI 形象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且具有可操作性,ISO则更是有千篇一律的推行法则。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个性的表现,既没有固定的“生产”和“推广”模式,也不能被简单的模仿和复制。
然而,不管“企业文化”这东西是如何的不可捉摸,人们仍然认识到它的客观存在和极端重要性。人们也知道发掘和传播企业文化远远不是开展几个文艺晚会、搞几次卡拉OK比赛、为员工办一办生日活动等等。但对于企业文化究竟在哪里,可能多数人都感到很模糊。那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从什么地方去发现企业的文化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其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因为一个企业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来决定其经营理念、确定其行为规范、并进而形成独特的群体意识的。
我们确立了企业文化的最核心的东西是其价值观,那么,我们又从哪里去寻找它呢?我觉得应该从企业管理最核心的管理内容之中去找,而企业经营管理即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内容中最核心的管理内容应该是人的管理,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更要以人力资源为本。
因此,我们就完全可以从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即人力资源管理中找出企业文化的精髓即企业价值观。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存在于企业对 “人”的管理思想之中。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以,要探询一个企业的文化,只要了解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可以把握其精髓了。
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薪制度为例,如果一个企业的各级组织中,其工薪档次拉的很大,甚至达数十倍。那么,该企业一定是奉行典型的“精英主义”;反之,如果其组织之内工薪档次相差不是很大,那么,该企业应该是重视“团队精神”的。再以福利制度为例,如果企业重视职工福利,对员工有高度负责的精神,那么,该企业就不是惟利是图的短视企业,一定是重视其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价值;反之,如果企业为追求利润而使员工个个苦哈哈,甚至置员工的生死于不顾,那么,你就不要指望该企业会对社会负什么责任,其产品和品牌的可信度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密切关系,我们不但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中去发现企业文化的精髓,也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去建设、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建设好的企业文化从建立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开始。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人才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尊重、平等、理解、信任”为原则(也应该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才能发掘、培育和拥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立起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
总之,我对于企业文化核心的理解就是:
企业文化—核心是价值观—来源于核心的管理内容—人的管理—人事制度。